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要锐意改革,不断推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工作的创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如何更好地发掘地方资源,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拓宽多元开放的立体化培训之路,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立足县情实际,培育特色教学基地
近年来,柞水县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积极服务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个主业,以培训和调研为主要任务,以基层干部为对象,以理论政策宣讲为着力点,深化教学和管理改革,推进理论实践研究,加强学风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和科研资政方面有效发挥了县级党校主阵地作用。目前,需要更好发挥我县红色、生态等资源优势,建立现场教学基地,拓展教学渠道,探索干部教育培训“课堂教学+特色基地”教学模式。
(一)依托红色历史资源,建设党性教育基地。柞水是红色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挥戈跃马,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岩寺镇是商洛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及中共五星县委的所在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在此转战,红岩寺镇革命烈士陵园安息着红二十五军14名烈士的英灵。谷子沟是红岩寺苏维埃政府的旧址,红色苏维埃政府以此为中心,相继在黄土砭、张家坪等地建立了8个苏维埃政府,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26年6月刘伯承芦顺起义失败后进驻凤镇街,后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此建立了鄂豫陕边区,红军游击队经常到凤镇开展军事活动、宣传抗日战争。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子房寨、郭家寨等地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通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解放了凤凰镇,留下了革命英烈英勇作战的足迹。
在红岩寺、凤凰镇建立党校教学基地,与基地联合开发相关课程,强化宗旨意识、艰苦朴素、敬业奉献、党性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二)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基地。近年来,柞水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经典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华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影像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等奖项,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特别是立足山、水、田、园等现实条件,按照西安“会客厅”的总体定位,突出资源优势、文化习俗、地域特色,打造的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民、旅游富民新路子。营盘镇朱家湾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秦岭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农村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标签,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到处呈现和平盛世、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在朱家湾、西川等地建立美丽乡村教学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导学员理解中央精神、掌握政策要点,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在体验中得到启发,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三)依托金色创业资源,建设拓展训练基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特别是扶贫工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贴息贷款或者政府奖补,为大众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目前,精准扶贫、双包双促如火如荼,小微企业生机勃勃,产业发展百舸争流,创业带动产生了积极效应。
在农业示范园或产业基地建立拓展训练基地。结合土地情结、乡村情结,通过脱贫攻坚培育产业大户,发现典型人物,打造金色创业教育基地,选配专兼职教学人员,添置教学设备,制作基地标牌和相关图板,为开展现场教学创造环境。
二、准确职能定位,依托资源共建共享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开发资源为共享、以特色定位为导向,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共赢,把党校资源支撑到教学基地上来,把教学基地打造成为彰显培训特色、宣传地方形象、展示工作亮点、促进教学互动的重要平台。
(一)突出主题,联合定点。党校的现场教学基地具有时代性、宣传性、体验性、展示性等多重功能。因此,既要注重优化选点、深化内涵、加强建设,更应本着双赢甚至多赢的理念注重借力发展,实行多方共建与资源共享。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基地的教学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工作、事件、人物所在地作为现场教学基地,经相应管理部门和党校考察筛选,由县委统一授牌管理。
如:红色历史教育基地,结合爱国教育基地建设,由县文明委和党校考察认定,通过发掘真实历史事迹,编制教学讲义,编排情景剧,听老人讲当年的故事,或借助生活道具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绿色生态教育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由县委农工部和党校考察认定;金色创业教育基地,结合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由县农业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考察认定。根据形势需要,党校与县纪委、检察院合作建立“警示教育”“党纪国法”等教学基地。同时,在加强建设、提升水平、扩大影响的基础上,争取上级党校支持,将现场教学基地面向省市服务,邀请高层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将省市有需要的单位纳入教学范围、联合办学。
(二)组建机构,按需定人。每一现场教学基地落实1名联系人和领衔老师。联系人由基地所在单位推荐,经县委党校考察认可后,归所在单位和党校双重考核管理。领衔老师由县委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公开招聘,由党校聘任并考核管理。本着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原则,在选拔校内优秀教师的同时,注重从“土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中挑选基地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学员、教师、各部门领导以及专家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学用相长。
现场教学基地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党校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及时为教学基地提供专业支持和工作指导,完善党校联系教学基地相关制度,做好示范基地培育工作。对基地特色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出适合现场教学的精华,对基地讲解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激发干事创业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党校培训和科研资政,也可以作为党校对外培训服务的亮点,使党校培训延伸到社会。
(三)编制教材,科学定教。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按照情景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由县委统一组织人员编制各基地的教学流程和教案。针对党员干部、待业人员、技术人员、公务员、村组干部、普通党员等不同层次,科学设计教学大纲,突出不同教学基地的重点培训人群,彰显基地的特色资源优势。特别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而开设的培训班,应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突出主题、明确要求、注重实效,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按形势要求编制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红色历史教育基地,可以推出廉政教育、重走红军路、地方党史、法庭旁听、拓展训练、情景剧等内容形成一个教学组合。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可以建立美丽乡村示范点、家庭农场、便民服务等不同内容、不同亮点、不同层次的现场教学板块。金色创业教育基地,可以通过小微企业、产业大户、农业示范园、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的样板效应,宣传敢想敢干、勤劳致富的典型。编制教案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的时代性、新颖性、实用性与教育性。通过调研、回访、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了解和掌握各类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路线,做到按需施教。
三、突出实用实效,规范教学基地管理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思维、借鉴和总结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培训质量来巩固主渠道地位是党校应对新挑战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主要由组织部负责调训、党校负责落实实施。为确保每年干部培训工作按计划开展,就要组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培训工作机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同时要下设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进行工作指导、督办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由党校全面负责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严格认定标准。现场教学基地本着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主要依托各单位(企业)、各产业园区、县内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组建。资格认定工作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党校、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共同负责,根据全县中心工作和干部培训需要,选取最能体现县域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的事物,对照入选条件初选,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沟通后,由县委发文并授予“柞水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牌匾。十三五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地建立现场教学基地,突出地方特色、积累教学经验,形成富有针对性、实践性、互补性、实效性的现场教学基地规模,满足不同专题培训班的培训需求。
三是拓展师资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视野向外、面向社会,采用签约、客座等聘请形式,选聘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领导干部、专业人员、先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不断提高党校培训能力。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库、优秀教学专题资源库,制作推广网站式课件,实行“三点”教学:即学员点课程,办班单位点专题,党校点教师。组织教师到教学基地实地调研,了解掌握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听取相关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帮助基地拓宽建设思路,加快建设步伐,规范现场教学活动。同时,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为党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基层锻炼的机会,每年选1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重点领域、重点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深入调研,提升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四是融合各方力量。遵循共同建立、协同管理的原则,党校负责现场教学基地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按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班次的教学计划,具体落实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基地承办单位建立健全管理运作机制,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制定的现场教学计划,为学员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建立有偿服务和质量评估制度,培训机构使用现场教学基地的费用标准由培训机构与基地承办单位协商确定,组织部每年结合教学基地承接主体班次教育培训的情况,对基地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教学质量好、成效显著的教学基地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作用发挥不好的及时进行调整。争取把一些历史人文、科学研究、产业基地与旅游资源等转变成教学素材,实现基地的共建共享。
五是健全保障机制。在学员管理方面,党校协助组织部分门别类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比如,领导班子成员数据库,一般科级干部数据库,基层公务员数据库,村干部数据库,事业单位中高级知识分子数据库等。建立健全计划调训、申报审批、档案管理、培训登记等制度,确保各类培训按计划组织实施,避免多头重复培训。在教学方面,建立评教、评学、评管“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加强教学评估,不断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干部培训考核情况与干部考核、提拔、任用相挂钩,把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在培训经费方面,继续探索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政策,把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培训经费,按干部管理权限将培训经费统一核拨到培训主管部门管理,切实保障干部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