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按照建设秦岭“会客厅”的总体定位,结合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立足山、水、田、园等现实条件,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县域经济、推进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合理布局,精心规划,乡村旅游取得了蓬勃发展。
由农业部开展的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评选揭晓,全国共有120个村入选,柞水县朱家湾村位列其中,并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也是商洛市唯一入选的村落。
从西安出发,沿着西康高速前行不到一小时,穿过“秦岭第一长隧”——终南山隧道,便抵达营盘出口。从这里下高速,沿着乾佑河向北行驶,不久便能抵达4A级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朱家湾村,便在前往牛背梁的必经之路上。
朱家湾,柞水美丽乡村的缩影
10月底,是秦岭最后的斑斓季。周末的朱家湾村依旧热闹非凡,一波波游客来到牛背梁追赶秋色,许多都选择就近在这里吃饭停留。游人喜欢朱家湾村的自然、质朴,却不知道,这里刚刚被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也是商洛市唯一的一个“国字号”乡村。
那么,这个小小的山村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住”在景区旁 小山村大变化
走进朱家湾,古朴的自然村落令人耳目一新。沿途的土墙篱笆,石磨瓦罐,柴垛耕具,油灯线车,瞬间唤回了童年的记忆,她的古朴与大秦岭的厚重融为一起,一座座民居在山水间熠熠生辉。2007年之前,朱家湾还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子。“老林头,朱家湾,除了石头就是山。村民吃的山野菜,照明得靠松油灯。”这首流传在朱家湾村的打油诗见证了这里曾经贫困而窘迫的过去。随着西柞高速公路的开通,作为西康高速进入秦岭后的第一个县域,柞水凭借巨大的交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旅游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来优先发展。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盘谷山庄等旅游项目的先后落地,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憩度假休闲,朱家湾村由此也成为大批游客自驾游和短线游的必经之地。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朱家湾村大力发展乡村游和旅游服务业,将农家乐确定为主导产业,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带动发展了一批星级农家乐,村民收入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成为柞水颇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点。2013年,商洛市将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启动美丽乡村创建评选活动。朱家湾村创建成为商洛市八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
为了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典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商洛市委、市政府决定对2015年度八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行“市级领导指导、市直部门帮建、县(区)负责主抓”工作机制。朱家湾村也成为了商洛市首批启动、并由商洛市委胡润泽书记亲自指导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2015年,朱家湾村在“全国生态文化村”“陕西省乡村游示范村”“商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殊荣基础上,全力投身“全国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
唤起“乡愁”,多项并举创建最美乡村
以创建“全国美丽乡村”为契机,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传统农家乐模式,打造能够唤起“乡愁”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朱家湾发展的更高目标。以创建“全国美丽乡村”为契机,商洛市县两级书记高度重视,商洛市直帮建部门全力协作、柞水集全县之力合力推进创建工作。高规格规划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这一点的柞水,组织县级领导、镇村干部、当地群众赴浙江安吉和桐庐、安徽黟县和歙县等地,学习美丽乡村先进经验,聘请浙江专业设计公司驻村为朱家湾村作规划设计,秉承“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造创新为径、古朴村落为形”的理念,做到一户一个设计图纸、一个分区一个建设方案、一条山沟一个规划版本,杜绝了模板化的千篇一律。
旅游发展需要项目投资,朱家湾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3年内需投入1.47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面对困难,柞水县采取政府投一点、企业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共同开发建设,政府整合各类资金近3000万元主要用于村容村貌等公共设施改造,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吸引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群众也采取租赁和股份经营等方式参与高端民宿打造。“为保证村民的利益,我们在引进企业时定下了保证农民‘不失地、不失利、不失业’的原则,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并要解决农民在所建项目的就业问题。”营盘镇的相关领导介绍说。高端民宿“云林小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这个按照‘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的标准进行改造装修的高端民宿,正是采取了这种“农企合作”的模式,企业租用农家院落、每年付给农户房屋租金,并聘请农民成为员工参与管理和经营。目前,朱家湾村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农企合作的模式引进企业5家,流转土地300余亩,可解决全村80%的劳动力就地就业。
同时,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的基础上培育特色产业,做好“周末经济”和“餐桌经济”文章,大力发展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等涉游产业,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逐步把朱家湾村建设成生态健康养老的好居所。目前,朱家湾村共建成市级休闲农庄3个,农家乐集群4个,发展农家乐120户,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1元。
创建“美丽乡村”,凸显产业集群效应
朱家湾只是柞水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缩影。纵观整个县域,按照打造西安“会客厅”的总体定位,柞水县把美丽乡村作为“一把手”工程,结合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立足山水田园业等现实条件,柞水县多项并举,力求打造秦岭山区清新别致的山水旅游城市。
成立“秦岭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动乡村旅游工作,柞水县委、县政府建立了“领导包抓、部门包建、镇村主体、群众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旅游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局等22家单位成员组成的“秦岭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柞水县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办法》《2015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责任分工的通知》。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创建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和工作推进会,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月督查、季排名、半年小结、年终观摩总评”,建立了“领导包抓、部门包建、镇村主体、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合力。
特色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
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农村,而不是缩小版的城市,打造特色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在创建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柞水县委书记陈璇要求,做到与山水融合、与文化融合、与产业融合、与景区融合,要尊重自然美、体现差异美。不搞“一刀切”、不搞“齐步走”,要避免千村一面、避免复制城镇。
按照“全域规划、板块开发、整体推进”的理念,柞水县秉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针对各创建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特色、地域文化的不同,科学编制整体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导航仪”和精准的施工图。
依托牛背梁、柞水溶洞、九天山等旅游风景区,精心打造朱家湾村、秦丰村、石瓮社区、老庵寺村和马房子村五个高标准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集休闲农业、农产品开发、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秦岭国际生态旅游谷目的地;围绕曹坪原生态农业、小岭工业园区、凤凰古镇、杏坪现代中药材示范基地等打造了银碗村、金米村、清水村、联合村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新村,把农业、美食、文化等元素渗透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投融资渠道,农企联合共赢
旅游发展需要项目支撑,项目落地需要资金支撑。按照“资金捆绑”和“项目带动”的总体思路,柞水县财政设立美丽乡村专项基金1000万元,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奖励补助。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安全,在县、镇办两级财政部门设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保证资金落到实处。目前,全县已经累计投入1.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用于农村基础环境的改善和民居改造,并重点扶持培育特色产业。
与此同时,柞水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培育和群众利益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入股或组成旅游协会、旅游经营联合体等形式,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群众的自发自觉。县农家乐管委会会同营盘镇还探索出企业与农户联合新建农家乐的创新模式。在农户自愿和最大限度保障农户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引进企业进行项目建设。这一模式是对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当地农家乐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丰富农户致富渠道,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目前,柞水全县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市级“秦岭美丽乡村”3个,成为陕西省旅游示范村最多的县。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园8个、休闲农庄15个。发展星级农家乐256户,形成农家乐集群点6个。开发特色旅游商品4大系列200余种,其中柞水核桃、柞水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57个农产品分别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2015年,全县又启动18个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成为柞水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商洛乃至全省的一张精美的文化旅游名片。